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一刀切不掉助贷“24%+”的麻烦
2025-10-11 09:00

撰文|周公子

编辑|周大富

近期,助贷“新规”落地迈入倒计时。

行业最大的焦虑,莫过于年化利率超过24%的业务整改会不会遭遇“一刀切”。

与此同时,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开展年化超24%(下简称“24%+”)的业务,讨论喧嚣尘上。

先不下结论。

如果直接问会不会被“一刀切”难有答案,不妨试试反过来想,如果“一刀切”真的到来,助贷行业和信贷消费者可能都会经历什么?

想明白了,或许就有答案了。

从体量上来看,整个助贷行业的规模都不大,24%+业务体量就更小了。尤其是在2020年《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发后,头部助贷平台、消费金融公司在多轮窗口指导下,都已在持续压降24%+的业务占比。

根据中银协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末,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分别为1.38万亿和1.35万亿。

而就头部助贷平台来看,在贷规模超千亿的不足10家,算上超500亿的也就12家左右。如果说,助贷行业也是万亿级市场,相当一部分还与消费金融公司有合作,规模统计或存在重叠交叉。

因此,对比信用卡约22.90万亿的市场规模,助贷及消金公司的规模确实不大。即便是两个细分领域合并粗略计算,行业规模可能也仅2万多亿(仅约为信用卡的十分之一),且头部集中效应明显,而24%+业务主要集中在腰尾部平台。

显而易见,24%+业务即使被“一刀切”,放在整个消费信贷行业中看,规模和占比都是影响较小的。

但一个不可置否的现实是,信贷业务是分层的。

24%+业务本属次级客群,如果都能从银行轻易获得信贷服务,助贷行业可能在当初就已没有诞生的土壤。

虽说这部分客群的需求是信贷,而非24%+的信贷,但如果平台要商业可持续服务这部分客群,就不得不考虑用较高利率覆盖高风险。

那么,如果24%+的业务骤然被“一刀切”,这部分需求将涌向何方?

众所周知,监管新规划定利率红线的初衷,是保护消费者。但若“24%+”业务骤然被“一刀切”掐断,这部分借款需求却不会忽然消失,势必有部分或将“暗涌”至民间借贷等渠道,借款人的权益可能更难得到保障。

上述已提及,从商业可持续的经营情况看,“24%+”是信贷业务中的次级客群,年化低于“24%+”对于平台经营而言,这部分客群的收益难以覆盖风险。

若综合成本上限“一刀切”锁定在24%,要维持盈亏平衡,平台需要将坏账率控制在8%以下。但现实是,部分高风险客群的坏账率早已高于15%(不同平台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要么提高准入门槛筛掉这部分客群,要么通过其他方式变相收费——这就是困境的症结所在。

因此,如果真“一刀切”,这部分客群很可能会被业务相对规范的头部平台们放弃,而当这部分需求“涌向”透明度更低的民间借贷,会发生什么?

显而易见,曾经民间借贷的诸多乱象,可能都会发生。

比如,超高利率、暴力催收。

而这些,都是借贷行业一直致力解决的乱象,又可能回到了原点。这,不仅不利于信贷行业的有序发展,更不利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不利于社会的长足稳定发展。

与上述信贷需求转移“暗涌”既相互关联又更为困扰的问题,是警惕“逃废债”愈演愈烈。

昔日P2P业务清退的“后遗症”仍历历在目:逃废债群体组织化、反催收产业链壮大,甚至衍生出专门教唆借款人赖账的灰色行业。

如果“24%+”业务真要“一刀切”,原本已经让行业身心俱疲的“逃废债”黑灰产大概率会愈演愈烈。

要知道,当前助贷用户中多头借贷比例较高,面临“借新还旧”的客群不在少数,一旦“24%+”业务“一刀切”,这部分借款人的需求若不能被其他渠道(比如民间借贷)及时承接,原本脆弱的现金流会不会断裂,因而更容易向“逃废债”的队伍靠拢?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分心存侥幸的老赖,在操作“逃废债”时可不会管你是什么机构主体,无论是助贷,还是银行、消金公司,在他们眼里都一样。

近几年来,“逃废债”影响的已远不仅仅是助贷平台,同样也影响着银行、消费金融等资金方的贷后管理和风控指标,是关乎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因此,“一刀切”后续可能面临的“逃废债”愈演愈烈隐患,或许比信贷需求“暗涌”向更不透明的市场还教人头痛。

再结合24%+业务实际规模占比较小来看,或许该审慎衡量,“一刀切”24%+业务带来的积极影响,能否真的利大于弊。

当然,这也绝非是对24%+业务放任不管的理由。只是,比起“一刀切”,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如果暂时没有,是否有合理的过渡期限“边走边看”?

对行业而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也该在持续的整治中寻找新的平衡——既要商业可持续,又要更普惠更透明。

对监管而言,既不能放任市场变相加息,还有需避免“一刀切”可能引发的动荡和隐患。

因此,比起“一刀”切掉24%业务,如何监督行业寻找商业可持续、风险又可控的新平衡,才是更利于长足稳健发展的关键。

说到底,值得争论的不是简单划一条红线,而是兼顾金融健康、商业可持续与社会公平的可能三角。

最新文章
2025年预计至少5个项目入市 北京城市副中心竞逐新消费升级
商业消费氛围进一步升温。3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统计,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有5个商业项目预期年内开业。其中,部分项目的开业节点集中在“五一”假期,这也是消费市场上半年的消费高峰。各项目针对家庭及学生客群、游客等推出系列活
「作家新干线·短篇小说」张小明|生命的辩证法
作家新干线生命的辩证法爱华和卫国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一块儿长大,一块儿上学,还同班,好多时候还同桌。他们学习都很好,长得也可爱,是老师和大人们眼中的金童玉女。直到去镇中学上了初中才分开不在一个班,但来回上下学始终相随
啄木鸟观察|揭开游戏代退费骗局:披着法律咨询服务“外衣”,教唆成年人伪装未成年人退费
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记者樊瑞实习生刘家怡)“没想到游戏充值几千块没要回来,还被游戏代退费的机构套路,骗走三百块。”近日,19岁的成都游戏玩家林林向央广网记者反映,有人在网上向其推荐专业机构帮助游戏退费。信以为真的他,按要
多重政策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专家共议破局之道
今年以来,中央及有关部门多次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政策力度持续加大。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随着相关政策相继落地见效,房地产市场信心得到提
厦门回收:华为、vivo、OPPO、苹果、三星、小米
24小时上门回收手机;江湖救急!回收:华为、vivo、OPPO、苹果、三星、小米、一加、索尼移动、中兴、ROG、谷歌、LG、VERTU、华硕、8848、AGM、雷蛇、遨游、征服、柔宇、詹姆士、私人医生、铂爵、克里特、魅族等1、苹果手机回收:iphone X、
原创美国将公布国防报告,防务优先级别或有改变,外媒:日本已经担忧
The Pentagon has recently undergone a transformation, not just in name but also in strategy.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as been rebranded as the Department of War, and the Defense Secretary is now known as the Secreta
AI语音生成PPT:一键式智能创建演示文稿与演讲辅助工具-2024ai知识
AI语音生成PPT:一键式智能创建演示文稿与演讲辅助工具在当今信息化时代PPT(PowerPoint)演示文稿已经成为商务、教育和学术场合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制作一份高优劣的PPT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内容的整理到模板的设计每一个环
团队已解散?《少女的王座》被质疑诱导消费,星辉娱乐回应
2021年开服数月后便停更,却一直推出周边并举办线下活动。近日,多位消费者向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消费曝光台”投诉,游戏《少女的王座》去年突然宣布停服,玩家被告知游戏团队早已解散,但游戏一直推出周边及举办线下活动,企业有诱导消费
亚洲电影百佳出炉,华语片霸占冠亚军,但网友还是吵翻了
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最近发布了最新一届的“亚洲影史百佳”榜单。这份榜单由来自34个国家的161位电影专业人士(包括导演、制片人、演员、影评人、学者等)投票选出,旨在回顾亚洲电影历史并彰显其电影遗产。榜单最终评选出118部电影,为我们
超高清成上海电视节热词,它将如何改变家庭娱乐?
第30届上海电视节期间举办的各大论坛、发布会上,“超高清”成为行业焦点。 广电行业因技术而生,因技术而兴,又因技术而转型发展。恰逢电视诞生百年,国家广电总局将今年定为“超高清发展年”,推动超高清产业从内容制作到播出传输的全链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