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纪实|为了下乡普法 西政学生训练了一个“AI法律助手”

   2025-07-27 kongyu680
核心提示:为了下乡普法,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训练打造了一个“AI法律助手”!“小喇叭帽子一戴,法律问题一扫就来!”近日,一位名叫“法法

为了下乡普法,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训练打造了一个“AI法律助手”!

“小喇叭帽子一戴,法律问题一扫就来!”近日,一位名叫“法法”的“AI法律助手”在重庆市荣昌区龙集镇六合村亮相,引发村民围观。它是由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三下乡”实践团打造的“智慧普法员”,以趣味化、数字化的方式,将法治理念带入村头巷尾。

图片

AI法律助手“法法”

云端智囊“法法”:扫码即问的法律贴心人

这个头戴蓝色小喇叭帽、通体雪白、笑意盈盈的“云朵小助手”,是西政学生们将法学智慧与AI技术融合的结晶。

“我们以云朵为灵感,设计出这样一个温柔、亲切的形象。”设计者、西政2024级学生傅钰钦介绍,“‘小喇叭’代表法治传播,‘云朵’寓意轻盈、守护,也希望村民看到它,就愿意走近法律。”

据介绍,“法法”的核心是一套基于AI的法律问答系统,村民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向其提问,例如“被诈骗了怎么办?”“借条怎么写才有效?”特别是在识别养老诈骗、电信诈骗等方面,它能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相关法规,提供及时、实用的建议和指引。

“以前这些事儿还要到处找人去问,现在扫一扫就有答案,真是帮了大忙!”六合村村民王奶奶体验后连连称赞。

图片

团队成员用“法法”开展反诈普法情景剧

AI搭台,情景剧唱戏:多元互动增强普法吸引力

在普法过程中,实践团还将法律知识巧妙融入地方方言情景剧中。在村委会广场,学生们改编歌曲《守好钱袋子》作为开场曲,营造轻松氛围。随后,情景剧《“刘奶奶”被骗记》登台亮相,生动演绎了“刷单返利”“虚假客服”等典型诈骗手法。

“这个剧情太真实了,我邻居都差点遭过。”一位村民看完后议论道。

情景剧中穿插法律条文解说,由团队成员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深入剖析案例、讲解维权路径,现场气氛热烈。紧接着,“主播陶孃孃”直播“翻车”的表演,以夸张又贴近生活的桥段,引导村民了解“直播带货”中的法律红线,强化“直播不是法外之地”的观念。

活动最后,团队成员带着“法法”走下舞台,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围绕遗嘱继承、家庭赡养、邻里纠纷等问题,团队成员一对一答疑解惑,帮助大家把法律条文转化为“看得懂、用得上”的实际知识。

图片

团队成员向村民展示AI法律助手“法法”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以后有问题先问“法法”

本次普法活动在形式上融合“情境宣讲+AI技术”,在内容上紧扣乡村真实法律需求,尤其是老年群体的反诈防骗意识,取得良好反响。“通过趣味化载体让村民主动参与,是我们团队设计中的重点。”实践团负责人徐大志表示。

据介绍,“法法”目前已具备基础法律答疑、反诈提示、常见法律误区解读等功能。后续还将持续优化问答内容、提升交互能力,力争实现“听得懂、答得准、用得上”的服务目标。

“村民们觉得这种扫码就能提问的方式既新鲜又方便。”六合村后备干部韦超表示,“我们也希望这样的法律服务能常态化,让大家在今后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先问问‘法法’。”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通讯员 尹欣悦 徐大志 刘艮 王忞 陈俊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