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问你一个问题,2025年上半年过去了,你的整体收入,相比于2024年的上半年,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没错,我们只对比上半年,增加的扣1,减少的扣2,可以将答案打在评论区。
这两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成绩单,数据非常丰富。
光看数据的话,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
经济形势,一片向好。你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但事实是这样吗?
生活较真,我是酷温,今天我们较真成绩单中的两个数据——可支配收入和。
为什么要拆解这两个数据?
因为这两个数据,一定是我们下半年政策的支点。
看透这两个数据,你就能看透你所在的行业,你的工作,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生态位。
而看透生态位,你才知道,未来一段时间,你是继续下坠,还是触底反弹。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我们开始。
贰
首先,看人均可支配收入。
如果上半年,你的收入减少的话,那你就拖了大盘的后腿了。
因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大家可支配收入都在增加,并且增加的不少。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平均下来,扣完五险一金,以及税费之后,每个人每个月到手有3640块。
你要说平均数不作数,你被大户平均了,那我们再看中位数。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8186元,增长幅度同样有4.8%。
也就是说,每个月到手3031块,你就超越一半的中国人了。
而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和人民银行的数据,也是对得上的。
中国人民银行同样在7月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
平均下来,每个人上半年都往银行多存了超过7500块钱。
也就是说,至少从到手的钱来看,当下中国人的收入,依旧在上升通道。
只不过,这并不表示大家过得很好。
因为,中国人最核心的资产,房子,正在经历剧烈缩水。
叁
今年2月初,我在豪宅时代到来的那期视频里面,就做过提醒,未来的一年半时间里,二手房会继续下探至少20%以上。
而现实也印证了我的判断。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今年1-5月,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2.88%。
也就是说,一套年初能卖300万的房子,当下只能卖291万了,半年时间,缩水近9万块。
和存下来的七千多块对比一下,明显是资产缩水更加严重。
我以前一直说,支撑美国人消费的是股市,支撑欧洲人消费的是社会福利,而支撑我们消费的,就是楼市,更准确一点说,是楼市所代表的中国资产升值的预期。是楼市的预期支撑着当下的消费。
而当下的现状是,收入确实在增长,但是资产在缩水。再加上出口承压,便是消费起不来的症结。
肆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消费也没有很不行吧?
上半年的不管是labubu这类情绪价值产品,还是小米YU7这类新能源汽车,那可以都是分分钟抢都抢不到的节奏。
并且,如果你要说消费不行,上半年的GDP怎么解释?
那我们就再好好看看GDP。
一季度我们的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合计下来上半年GDP的增幅是5.3%。要知道这个数据是好于我们的目标值5%的。
可以说总分我们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个成绩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点点拆解。
都知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
我们一个一个看。
首先,投资,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了2.8%。
但是是谁在投呢?几乎全是国企在投,国有控股的投资同比增长5%,而民间投资,下降0.6%。
可以说国企成了绝对绝对的投资主力,与此同时,民间投资几乎停滞。
可能有人不知道,民间投资停滞有什么影响?
这么说吧,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一直有五六七八九的说法。
也就是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更重要的是,我们自上而下的放水方式,只有放到民企里面去,然后变成工资,最后才能流每个人的手上。
民营企业不借贷不扩大再生产,钱就只能在金融系统空转。
而这与社融的数据也是吻合的。
上半年我们的社融增量是4.74万亿元,看上去数字很大。
但是这其中,政府债券融资就占了4.32万亿元,也就是新增的社融,有超过91%都是政府在借。
民营经济几乎就是躺平的状态了。
要知道,为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我们不仅在去年年底严打远洋捕捞,甚至在今年上半年专门出台了《民营经济促进法》。
但是现在来看,效果仍旧待观察。
除了民营经济不投资之外,上半年,外商投资下降了13.6个百分点。
虽然总量只少了几百亿,但是两位数的下跌趋势还是很值得注意。
再看消费。
这里主要看社零数据,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
虽然一直说消费疲软,但是5%的增幅,绝对算不上拖后腿,完全是及格的状态。
但问题在于,这个消费确实是被刺激出来的。
仔细看一下消费增长的门类,你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国补补到的,消费旺盛,国补补不到的,消费低迷。
1-6月,消费同比增长超过30%的,有且只有一个项目,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
而这正是国补的核心类目,一骑绝尘;
而非国补的高频消费,比如说餐饮,在6月份的增长,只有0.9%;1-6月的总计的增长也只有4.3%,完全处于拖后腿的状态。
而餐饮行业媒体给出数据,更是残酷且惊人。
根据红餐网数据,6月,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餐饮行业景气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环比下降5.4%;
二线城市紧随其后,环比下降4.6%;新一线城市环比下降2.1%;
一线城市则呈现小幅上升态势,环比上升1.2%。
也就是说,除了一线城市之外,人们在吃上面,是能不花钱就尽量不花钱,能不下馆子就尽量不下馆子的状态了。
有同样状态的,可以评论区聊一下。
除此之外,前面说到的拉动消费的总引擎,国补的红利还能坚持多久,同样有待观察。
6月,各地区国补告急,很多地方暂停国补,或者限量发放国补名额,社零的增幅立马从五月份的6.4%掉头往下,变成六月份4.8%;
不止如此,随着耐用品更新换代完成,下半年,即便有国补,还能不能起到这么好的消费拉动效果,依旧存疑。
最后,我们再来看出口。
上半年,我们的出口总额是13万亿元,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
可以说出口是我们上半年GDP最大的贡献者了。
但是之所以有这么强劲的增长,和众所周知的抢出口关系密切。
懂王上台时间1月20号,所以在一季度的时候,我们都在抢出口,4月3号,懂王出炉,我们二季度同样有一半的时间,也在抢出口。
抢到什么程度了?
有报道称,部分新能源车企已经不按订单发货,不少车辆以二手车身份出海,提前到达所在国。
不仅可以规避关税,还能把价格再打个8-9折。
没错,就是国内那套0公里二手车的玩法,当下已经发扬到海外了。
但是8月份,中美之间的关税大概率就会落地,具体多少不清楚,但往上的概率是板上钉钉,这对于出口绝对是利空。
因此,下半年的出口,未必能有上半年这么顺利了。
最近华尔街日报甚至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包括香港)在越南的新投资项目超过800个,远超其他任何国家。
而且大部分投资集中在制造业。
没错,制造业外流已经开始了。只能说,未来的挑战依旧很艰巨。
伍
总结一下,上半年三驾马车:
投资是国企在主导,消费是国补在主导,出口是抢出口在主导。
三只大手共同完成上半年的亮眼成绩单。
因为成绩单足够漂亮,所以社会的平均收入,以及中位数收入也跟着上升了。
可以说,在不乐观的预期下,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同样,鉴于上半年的成绩单很好,下半年,我们的GDP只需要维持在4.8%就能完成保五的目标。
因此,我们三季度大概率不会再出刺激政策了,就算有刺激政策,也会在关税谈判落地以及美联储降息之后的四季度择机推出。
要知道,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要开好头,今年大概率就不会将政策出尽,此其一。
其二,经济有韧性的同时,我们也得看到,我们当下已经偏科了,不管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
这些不确定因素叠加我们正在推进的供给侧改革2.0。
我得提醒我的粉丝朋友,如果你正在打工的公司,是非国企,是非“国补类目”的民企,是出口导向民企,是产能过剩行业民企。
那么,你现在要做的一定是不上裁员名单的同时,谨慎跳槽。
同时,尽量开始存钱,杜绝高负债行为。
比如贷款买房,贷款买车,高筑墙,广积粮,做好防冲撞准备,同时,你至少攒下3-6个月以上的干粮,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你是央国企以及体制内,以及toB的民企,你们要做的,其实是在稳定自己后方的同时,尽量加大消费力度。
你们越省钱,越不消费,前面说的民企倒得越凶。
最后结果是,税收缩水,国企上交压力增加,波及的还是你们。
没错,所有人的都是一根线上的蚂蚱,经济是一个大循环,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下一期,我们讲2025年7月刚出炉的,城乡医保数据,你绝对想不到,最近六年,有多少人在退保,又有多少家企业在骗保。
点个关注,我们下期见。
--------------------------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