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内涵】
600年前,黄公望在富春江畔创作了《富春山居图》,后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中四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600年后,习总书记亲临富春江边,并在2019年《求是》杂志发表《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一文中提出: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昔日,“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黄公望因天下无道,便隐于富春山中,画出了心中的和谐世界。
今天,举国实施乡村振兴,万千有志青年怀着满腔抱负奔赴乡村、扎根青山,因为,乡村不是退路,而是去处。
我们这部电视剧,就是要用镜头把乡村振兴书写成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将富春山下的青山绿水画成金山银山。
《富春山居图》的美来自于画中“山水草木”的和谐:山是土、土养木;山固水、水养山,如果没有了山,水成灾、木无根;没有了水,山无草木,成了荒山。这幅传世之作中蕴藏着哲学之道——“山就是党和政府,水木花草就是人民,和谐共生,方是永续发展之道”。这就是我们这部电视剧的思想主题。
【主题阐述】
故事主题:我们(农民)的未来是什么?
《富春山居图》中的人物,渔、樵、耕、读各得其乐。在我们的剧集中,他们化身为逆流奋进的乡村青年,坚定贯彻乡村振兴政策并锐意开拓的公职人员,饮水思源的乡贤,梦想以一己之力造福桑梓的老一辈农民……他们对未来或期待或焦虑,或秉持信念或充满迷茫。虽然观念不同,却目标一致:乡村振兴就是中国农村的未来,是每个农民的未来。这就是我们主题的答案。
乡村振兴的五大战略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虽20个字却涵盖万千、深远宏大。对于普通观众的解读认知上,显得抽象而缺少兴趣点,我们便以电视剧的形式来娓娓道来、徐徐展开。
电视剧《富春山居》的主人公,是一个出生在富春山脚下的小人物——刘富景,少年时期,父亲全身心投入造纸厂的运营,乡村富了,可刘富景的家散了,他的未来没了;成年后,刘富景就像富春山居图中那个走入大山的书生,为了让父母复合、为了自己家庭的未来,他亲手拆了父亲的造纸厂,将绿水青山重还给自己的家乡,最终他扎根大山,与村民们一起用汗水与信念,将富春山下的乡村点墨成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这幅《富春山居图》,农民是画家,也是画中人。
【剧作类型】
这将是一部青春喜剧类型的电视剧,我们希望它是一部从未见过的、却能引起共鸣的乡村题材作品。她不是一部歌功颂德剧,而是通过一个永恒而又现实的话题——“未来是什么”去探寻新时代的乡村,去展现“振兴乡村”这项伟大工程。
在这部剧中,我们不再在固有的画作中填色,而要画出一幅新图,她是青春的,也是喜剧的,农民不再是看天吃饭的群体,不再是为了求生存而远走他乡民工,而是要跳出舒适的土壤,耕作于自我的心田,对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进行思辨、求先进的进取者;他们的性格将更跳脱、脑洞大开、酷爱冒险、乐观向上、亦正亦邪、撞了南墙亦不回头,他们更像一群探险者,在富春山中寻找着关于未来的密码和宝藏。
剧情风格更像是一部真人版的动画片,中国传统文化也将在剧中植入,父子、兄弟、乡邻碰撞,亲情、友情、爱情交缠,相爱“相杀”,引发共鸣、催生感动,又令人忍俊不禁,主旋律突出,却又洋溢着轻松、欢乐的气氛。
当下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多数以北方风格为表现形式,以至于让观众形成了北方农村才是农村的印象。但现如今,真正代表、引领中国农村未来发展方向的正是南方农村。2021年3月,中央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三个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便是其中之一,甚入选的原因正是因为浙江农村的发展已经走在了全中国的前列,代表着中国农村的未来方向。
所以,我们将以杭州富阳区富春江畔某村落作为外景地,用富春江的山水人情、田园诗画、向观众呈现一部充满南方农村韵味、更具新时代农民情怀的乡村振兴主题剧集。
黄公望游历过各名山大川,却最终在富春山落脚,历时四年,画成《富春山居图》这惊世大作,或许,是富春山给了黄公望灵感;或许,这山中有灵药、密码、宝藏?也许,我们故事的人物在这富春山下也能找到关于中国农村未来的灵药和密码。
《富春山居图》虽然画的是山水天地,或许,它真正画的是黄公望的一生,这就是为什么他80岁才做此画。又或许,它是黄公望画给60年前的自己,那便是20岁时黄公望的未来,以此激励自己,未来美好,岁月可期。
传递:《富春山居图》是一幅传世名画,在有关它的传奇中,拥有它的人视若奇珍,连一睹真迹的人都念念不忘。为黄公望担当“模特”的富春江美好山川田园是亘古流传的自然画卷,而今传到我们手中,由我们为下一代珍藏。乡村振兴事业,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建设富春山居,就是为了把这美丽、富足、文明的乡村代代传下去。
【黄公望画的是自己,就像现在的我们,既是作画者,也是画中人】
是谁在绘制当今时代全新的《富春山居图》?是即将迎来百年生辰、引领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是在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努力奋斗的你、我、他。未来版《富春山居图》,我们既是画家,也是画中人。
【主题答案】
当下多数农村,年轻人缺位。而本剧的故事发生地——富春江畔,应和着“乡村振兴”的春潮,年轻人勇立潮头,担纲乡村振兴的主角,以青春的朝气、学识和胸襟引领家乡父老,用踏实的脚步丈量奋斗里程。在他们眼里,未来并不虚渺。
《富春山居图》将以电视剧的艺术形式,为“乡村未来”议题提供一个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兼具的富阳案例,为乡村振兴这一“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鼓与呼。
【创作思路】
当我们谈论乡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书本中“汗滴禾下土”的辛劳,照片上年老淳朴的笑脸,还有地图里历久不变的桑田……人们总是怀着感激却刻板的情感,远远地谈论着乡村。
其实,人们期待着一种从未见过的、却能引起共鸣的乡村。
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不再在固有的画作中填色,而要画出一幅新图,这便是“富春山居”图,她是青春的,也是喜剧的,农民不再是看天吃饭的群体,而是有思考、求先进的进取者,他们与政府的关系,就像富春山的生态一般,政府是靠山,人民是水木花草,山固土、土养木;山固水、水养山,没有了山,水会成灾、木无根;没有了水,山无草木,成了荒山。
故事的主人公有三重身份——农村人、年轻人、大学生,他和大部分人相同,有着梦想、责任、情感和冒险精神,他与身边的人以利益相纠,也以未来相濡。他们就像富春山中多元的风土,因循自然,也竭尽才智,立体交织出一副全新的“富春山居”图。
人设风格将较为跳脱,人物的想法更理想化,行为选择出乎意料却合乎情理,他们虽然步伐跌跌撞撞,却走出了特别的乡村振兴之路。
我们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这些平凡却特殊的小人物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因为这不是一部歌功颂德剧,而是通过一些人类共通的东西——对未来契而不舍的求知与热情,去诠释乡村,去诉说“振兴乡村”这项伟大工程。
【主题表达】
主题:当下农民脑中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未来。
未来,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它虽然面向未知,却拥有无数可能。
富阳农民脑中的未来,不是对生存压力的妥协,也不是远走他乡的抉择,他们要跳出舒适的土壤,耕作于自我的心田,对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进行思辨。
在“振兴乡村”的大方向下,乡村是农民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所要归回的地方,正如人类对大自然本能的渴望。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城乡的空间距离,为新兴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乡村的功能进入了多元发展的历史阶段,成为未来现代化极为宝贵的发展空间。
在未来,“城与乡”的边界被模糊,“革新与传统”的二元对立被消解,人们将会进入一种新的人生价值之中,不分阶级,不分地域,每个人都将拥有平等追求生活的权利,“乡”也不拘泥于乡村,更是自我回归的空间,只要知道自己想去做什么,哪里都可以成为“乡”。
在富阳的山水中,每一位农民都像“未”与“来”的摆渡人,他们让静默的大地有了生命力,也让漫长曲折的山廓线勾勒出美好的弧度,也许富春山居图并没有标准的注解,它特殊地存在于每个农民的心中,正如未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无限可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