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泉州一周6例儿童感染,这种“冰箱杀手”夏季猖獗

   2025-07-26 kongyu600
核心提示:夏日来临,孩子们户外活动增多,冷饮、烧烤、生鲜美食成为餐桌“常客”。然而,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是致病菌最容易趁虚而入的时

夏日来临,孩子们户外活动增多,冷饮、烧烤、生鲜美食成为餐桌“常客”。然而,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是致病菌最容易趁虚而入的时刻。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美食背后可能藏匿的“狡猾反派”——沙门氏菌。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实习生 张钰滢

沙门氏菌肠炎夏季高发

日前,10岁的姐姐小美(化名)和8岁的弟弟小帅(化名),双双突发高热不退,一天腹泻10余次,黄绿色稀糊便中夹杂着果冻样黏液和鲜红血水,且精神萎靡。家长紧急将二人送至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孩子入院时已明显脱水,经医护团队抢救、治疗后方才脱险。在完善大便培养等相关检查后,消化内科医师确诊为沙门氏菌肠炎。

图片吃烧烤要讲究卫生,提防沙门氏菌感染。(CFP 图)

小美和小帅为什么会感染上沙门氏菌呢?经医生详细问诊,高度怀疑与姐弟俩食用了刚从冰箱取出的烧仙草有关。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林捷主治医师介绍,沙门氏菌每年导致全球约1亿人腹泻,约20万人死亡。这种凶险的肠道传染病在夏季高发,由于婴幼儿胃肠道屏障较薄弱、免疫系统未成熟,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岁内婴儿是沙门菌肠炎的高危人群,类似姐弟俩的患儿近期明显增多。最近该院短短一周多时间,收治了6例沙门氏菌感染的儿童病例。

“病从口入”是主要传播途径

林捷介绍,沙门氏菌肠炎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夏季高发,但全年可流行。沙门氏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生存能力强:在粪便、土壤和水中可存活5个月至2年,冰箱冷藏环境可存活3—4个月,20℃以上环境迅速繁殖,35℃—37℃的人体温度环境是它的“最爱”,而夏季高温潮湿更助长了其传播。

“病从口入”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沙门氏菌通过污染食物、水源或接触传播,易藏身于蛋类、鲜奶、生肉及冷链食品。冰箱中的生鸡蛋、冰饮、切开后的西瓜等,都可能成为细菌温床。更危险的是,沙门氏菌不仅停留在肠道,还可穿透肠黏膜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林捷特别提醒:“年龄越小,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越高,新生儿感染甚至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

沙门氏菌感染潜伏期通常为12—48小时,起病急骤,它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热、频繁腹泻、黏液脓血便、呕吐、腹痛、脱水等,家长们要注意识别,出现以下危重症状需紧急送医:1.大便带血或呈血水样;2.持续呕吐无法进食;3.尿量减少、皮肤干燥(脱水表现);4.精神萎靡或嗜睡;5.高热不退。

五招远离沙门氏菌威胁

林捷提醒,预防沙门氏菌感染,重在防患于未然。家长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食物彻底加热:鸡蛋煮至蛋黄凝固,肉类无血丝。面对沙门氏菌,高温是消灭沙门氏菌最有效的方法:100℃下瞬时灭活,70℃加热5分钟或65℃加热15—20分钟可杀灭。孕妇、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尽量食用全熟食物。

勤洗手:饭前、烹饪前后、便后、倒垃圾后、给宝宝换尿布后、接触动物后,都需要使用洗手液并按正确方法洗手。

生熟严格分开:处理食物的砧板、菜刀要分开生熟使用,砧板用过彻底清洗,生食接触的砧板在清洗干净前不要接触熟食。

冰箱科学管理:冰箱冷藏温度设为4℃以下。小儿胃肠娇嫩,冷藏水果最好不要直接食用,取出等恢复常温后再食用。不吃隔顿的食物,冰箱放过的熟食和剩菜不要给孩子吃。

婴儿喂养卫生:母乳喂养前,妈妈要勤洗手,保持乳头清洁;配方奶喂养前需严格消毒奶具;辅食应现做现吃;定期清洁婴儿接触的物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