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我们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汇报工作时,看到了这项3D实物证据建模技术,深受启发。院党组高度重视,立刻组织力量研究如何让这项技术与审判各环节深度融合,真正减轻当事人诉累。在最高院和四川高院的指导支持下,我们经过反复摸索,终于让这项技术在庭审中落地见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诚强调说,3D实物证据建模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在办理技术性较强的案件时,迈入了“透明解剖”的智能辅助新阶段。但这并非要取代庭审中对证据的实质性审查,而是通过革新“看”的方式和“辨”的精度,打破空间阻隔,查证技术微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