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高湿,食物易腐败变质,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安全风险显著增加。为保障广大消费者饮食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三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河市消费维权中心从食品选购、储存、加工、外出就餐及特殊场景防护等多角度发布以下提示,助您科学饮食,健康度夏。
一、食品选购:注重新鲜与来源,把好安全第一关
1. 生鲜食品严把关
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食品。选购蔬菜水果时,注意观察色泽是否自然、有无腐烂;肉类应表面干燥、弹性好,无异常气味;水产品需眼球饱满、鳃丝鲜红,避免购买死蟹、死虾等。
预包装食品需检查标签是否完整,确认生产日期、保质期及贮存条件,避免购买胀袋、漏气或包装破损的食品。散装食品应当在盛放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注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信息,并加盖防尘设施。
2. 冷链食品需谨慎
网购冷冻食品时,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要求使用低温配送箱,收货时确认食品仍处于冷冻状态且包装无冰晶或软化现象。
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可要求商家提供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记录等证明。
3. 冷饮与烧烤食品选购
冷饮应选择正规品牌,包装无变形、无渗漏,避免购买融化后重新冷冻的产品(如冰淇淋结块或分层)。
烧烤食材需色泽自然、无异味,肉类避免选择颜色过于鲜艳或黏腻的产品,优先选购现切现穿的摊位,并观察摊位卫生条件。
二、家庭储存:科学分类,控温防污染
1. 分类存放防交叉污染
冰箱内熟食、生肉、海鲜需分层存放(熟食在上层,生品在下层),并用保鲜盒或保鲜膜密封,避免汁液污染其他食物。
冷藏室温度应≤4℃,冷冻室≤-18℃,鲜切水果建议2小时内食用完毕,避免微生物滋生。
2. 剩菜处理原则
夏季室温升高,剩菜容易变质,建议按需少量烹制,尽量避免留存、隔夜食用。
3. 冷饮食品储存
冷饮开封后需一次性食用完毕,未开封产品避免反复冻融(如冰淇淋出现冰碴则表明经过二次冻融)。
三、加工烹饪:清洁彻底,杜绝隐患
1. 清洁消毒是关键
处理食材前洗手,砧板、刀具需生熟分开,使用后以沸水烫洗或消毒柜杀菌。
定期清洁冰箱内部,避免霉菌滋生。
2. 高风险食品需警惕
凉拌菜建议现做现吃,避免隔夜;四季豆、黄花菜需沸水焯烫10分钟以上再烹炒。
严禁采食野生蘑菇、野菜,不购买来源不明的“土特产”或野生动物制品。
3. 烧烤食品加工
自制烧烤时,肉类需完全解冻并切成均匀薄片,确保中心温度≥75℃;烤制时可用锡纸包裹,减少油烟中苯并芘等有害物质附着。
四、外出就餐与外卖:选对商家,细节保安全
1. 选择合规餐厅
优先选择“明厨亮灶”或食品安全等级B级以上的餐馆,避免选择无证摊贩。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剩菜打包后需冷藏并尽快食用。
2. 外卖注意事项
避免订购冷食类(如刺身、沙拉)、生腌食品,收到外卖后检查封签是否完好,食品温度是否异常(如冷食不凉、热食不热)。
3. 烧烤与冷饮就餐
到烧烤店就餐需观察食材是否新鲜、烤制是否均匀;冷饮避免与高温食物同食,以防肠胃痉挛。
五、特殊场景防护:细节决定安全
野餐与露营:携带冰袋或便携冰箱,易腐食品(如乳制品、熟食)在户外存放不超过1小时。
儿童与老人:儿童每日冷饮不超过1支,老人慎食咸鱼、腊肉等高盐食品。
户外烧烤:食材提前分装冷藏,烤制时避免明火直接接触食物,搭配新鲜果蔬均衡营养。
温馨提示:
夏季饮食宜清淡,多食瓜果蔬菜,多补充水分。部分食物中毒发生后非常凶险,没有特效解毒药,如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立即就医并保留可疑食品样本。
广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应妥善保存小票、发票、支付记录等消费凭证,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通过拨打1231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守护食品安全。
来源:冀云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