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垮的茶饮店店员
“手烂只是小事,其他职业病才是最折磨人的”,唐禹说。唐禹是深圳某茶饮店的员工,从今年5月份入职到现在,平台补贴大战接连而至,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她经历过6、7个爆单日。
唐禹所说的职业病,包括腱鞘炎,长时间站立导致的静脉曲张等多种疾病。“摇奶茶很费手,手指要使很多力”,每天早上醒来时,她的手是酸痛的,拿手机都费劲,“有点握不住东西”,洗漱完后这些症状又会缓解,但碰上大单子或者爆单,忙完后她的手又会出现同样的症状。
唐禹每天的工作时长是8小时到9.5个小时,在深圳,多数茶饮店员工的日工作时间在9小时以上。在唐禹工作的店里,几乎没有人能坐下来,这也是多数茶饮店的常态。店里的空间和工作节奏,不允许店员坐下来。
唐禹留意到,如果不是在后厨工作,店员连蹲下来的机会都没有,“一天站下来,脚趾都没有什么知觉,脚很麻,还有浮肿”。想在店里坐下来根本不现实,在她工作的店里,操作台的位置相当狭窄,只能容两三个人侧身通过,店里同时上班的员工都有十来个,没有位置留给凳子。
“再说,从早到晚都很忙,你要走来走去干活,根本没空坐下来”。唐禹说。自她入职以来,除了台风“韦帕”过境那两天,店里生意清淡,她和同事偶尔才有10分钟时间,放松下来聊聊天,其他日子里,店员们从早到晚,几乎都处于繁忙紧绷的状态。
唐禹20岁左右,和她一起工作的店员几乎都是00后。如果你留意过路边奶茶店的招聘启事,你会发现,这些店对店员的年龄要求,基本在35岁以下,甚至还有30岁以下、26岁以下。
为了准备这篇文章,我曾试着应聘华强北A茶饮店的店员,这家店门口的招聘启事上,对店员的年龄要求是18岁到35岁,我打电话给店主时,对方先问我的年龄,听到“30多岁”以后,店主立即拒绝了我。
“你干不来的,站一天你受不了的,我也是30多岁,我都受不了”,店主诚恳提醒我。
在唐禹印象中,爆单加上遇上团单(公司一次性订购几十杯或上百杯),是店员们最崩溃的时刻。小票机像呕吐一样不停地往外吐单,骑手们在柜台外不停地催促。店员们手脚不停,“左边的人催你这个,右边的人催你那个,恨不得生出10双手来”。
忙乱中最容易出错,比如给奶茶杯封口的同事,被临时叫去忙其他事,一堆未封口的奶茶摆在台面上,谁经过时不小心碰洒了,大家又得停下手里的活儿,打扫、重做奶茶。上个月的一个爆单日,唐禹酸痛的右手突然麻了一下,她没握住手里的奶茶,杯子掉在地上,奶茶撒了一地。
所有工作当中,唐禹最难于接受的工作是早班后厨。
店里的早班从早上8点开始,早班后厨只有一个人,要在店面营业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即把所有的半成品制作出来——泡茶、切柠檬、打奶油。
早上进入后厨,负责准备工作的这个店员,要在半小时内独自泡好15种茶底,店里只有两台泡茶机器,其余13种茶需要手泡,手泡的工序非常繁琐复杂,要记住水量、水温、泡茶时长、冰块克数,茶叶被滚烫的开水泡开以后,要加入规定数量的冰块,冰块入茶水的30秒内,店员要用勺快速搅拌,保证冰块全部融化。
唐禹手指上的皮外伤,就是频繁泡茶导致的,她的双手既要碰触热烫的容器,又要经常在水龙头下冲冲洗洗,手套不能完全防水,用久了手套口又容易进水,况且双手在手套里闷一天也很难受。除此之外,手指还要接触消毒水、茶渍粉这些化学品,搬重物时又会产生摩擦,这些都让她手上的伤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
泡茶这个工作,令唐禹痛苦的另外一点是,她要预估好接下来的订单需求,准备出数量恰当的茶底。这一点实在难以把控,“一旦大单子来了,或者突然爆单了,你就很难应付”。
茶饮店的品控规范极度细化且条目繁多,比如餐台的茶渍、水渍要第一时间清理,制作奶茶时不能遗漏任何一步操作,比如冰块倒入茶底时,店员必须在30秒内快速搅拌……
品控监管是自上而下的,茶饮品牌对门店也有很多品控要求。每日人物的报道中,一家瑞幸咖啡的加盟商,介绍了品牌方对门店的品控监管,店员操作不规范 ,冰箱表面有奶渍,地上有一粒咖啡豆,被监控拍到或者品牌方经理检查时发现,品牌都会扣分,扣多了就会对门店进行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