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主管的权威刊物《中国市场监管研究》近日推出“企业家精神与市场监管”栏目,就如何结合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自身职能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弘扬企业加精神进行研究探讨。
乐视近几年狂飙突进的迅猛发展和始终坚持以用户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受到工商总局、《中国市场监管研究》的关注和研究。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因此成为《中国市场监管研究》新开设栏目“企业家精神与市场监管”的首位企业家嘉宾,接受专访。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创业者,贾跃亭鼓励他们打破思想的桎梏,勇敢地踏出第一步。他说:“回顾乐视12年的成长史,它既是一部展示乐视不忘初心、自强不息、颠覆创新的艰苦创业史,更是一部用双手创造出乐视奇迹的励志剧本。乐视的发展经历,让我们更加相信,投身 双创 ,只有遭遇曲折坎坷,经历千锤百炼,才能劈波斩浪到达成功的彼岸。”
以下是专访原文: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中央提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要“激发企业家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作为多年来不断创业创新的知名企业家,您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
贾跃亭:企业家精神有多重内涵,比如创新、敬业、合作、专注以及战略眼光、追逐梦想、忍受磨难、社会责任等等,但其本质是有目的、有组织地系统创新,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成功的企业家都会去努力创新、试图创造价值,进而作出贡献。
大家现在都讲创新,但大多还表现为产品、技术或者模式上的创新。我们认为,创新分几个层次,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商业模式创新,甚至到整个制度文化创新,最后会走到生态创新。生态创新是全方位、全流程、多层次、多维度的创新。也因此乐视从一成立起就努力走出一条生态创新之路,而不是跟随和模仿。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精髓是创业或者说是创业精神。所以,在乐视网市值达到千亿元的时候我跟乐视员工说,乐视的创业才刚刚开始。在创业的路上,乐视有更宏大的目标,永远都在创业的路上,今天是,明天是,后天还是……只有拥有创业精神的企业才能永远年轻。
基于这样的理解,乐视习惯用未来定义未来、用未来定义现在。战略眼光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才能把握机会。我们一直在做追梦者、开拓者。未来全球的经济到底会是什么趋势呢?我们认为有两个判断:第一,未来十年将是真正的中国互联网生态企业在全球范围战胜欧美、日、韩企业的巨大历史机遇;第二,未来互联网生态模式将会取代专业化分工的模式,全球的经济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现在,乐视要抓住全球化的重大历史机遇。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在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上,您向李克强总理汇报了乐视在共享经济上的思考与实践。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也基于与消费者、合作方以及社会的“共享”。共享是“企业家精神”中不可或缺的理念或因素吗?
贾跃亭:共享包含合作的成分,但含义更深广。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包打一切,在日益激烈、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很有必要在合作、共享中创造价值,实现更宏大的目标和对社会的贡献。从这个角度说,共享确实是企业家精神中不可或缺的理念。
然而,当前的共享更多的是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这是狭义的共享。乐视倡导的生态经济下的共享是全面的共享,包括能力的共享、资本的共享,最后实现价值共享。价值共享,是真正创造共享经济的核心点。
我们希望乐视创造的全新价值,能够与所有竞争对手共享,和它们变成真正的竞合关系。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积聚全社会的资源纳入到乐视生态系统当中,然后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与全社会的合作伙伴共生共享共赢。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把这理念化为一些实践,从新近收购酷派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到此前的与TCL合作,都将为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还推出了“LePar”合伙人计划,让乐视产品的用户与线下体验店等也参与乐视创业计划,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共享价值。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您的词汇里,“颠覆”似乎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关键词,这也受到广泛关注。为何“颠覆”在您心目中如此关键?如果乐视要建成“百年老店”,它与企业的传统、传承(包括自身持有的“企业家精神”)又是怎样一种关系?
贾跃亭:时代需要呼唤颠覆性的变化,全球需要颠覆性的创新。颠覆的本质其实是创新,就是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
我前面说过,乐视的创新更多的是生态创新,而不是跟随或者模仿。在生态经济理论下,我们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都“无颠覆、不出手”,背后会产生强相关、强化学反应、全新用户价值等等。99%的人不看好的,才有可能颠覆。颠覆者是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跨界者,是新品类;颠覆者往往是逆袭者,更有可能是采用互联网模式快速创新的新玩家。比如,传统的电视由少数人制定规则且几十年没有变化,已无法满足互联网用户的需求。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产品上的枷锁和互联网用户身上的桎梏,给他们一个新的天地。乐视成立的时间并不长,才十几年,但我们的愿景是把乐视打造成全球化的世界级企业。只有不断地去颠覆、去创新,才能完成这一使命。
当然,颠覆既包括对行业、产业的颠覆,也包括对我们自身的颠覆。颠覆的精神已经融入乐视的组织文化,只要这种精神不丢,乐视就会得到持续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任何创业创新,特别是“颠覆”,同时一定也意味着风险。对于狂飙突进的乐视,您如何看待它所面对的风险,又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贾跃亭:颠覆必然与痛苦相伴,乐视既然要选择颠覆为使命,就要忍受颠覆路上的各种坎坷和痛苦,能够以更坚韧的态度去面对这种苦与痛。这也是企业家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基因。
颠覆者首先必须是浪漫主义者、革命乐观主义者。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以颠覆为使命的公司,就要享受颠覆过程中一次一次成功的愉悦,更要承受颠覆路上的各种磨难。
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生态经济的变革创新之路注定是艰难的,通往生态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要想征服全球,就要不断创造全新价值。就要打破常识,打破常规,打破传统,全方位、全流程创新,各纬度创造全新价值,难度和阻力可想而知。但我认为,能击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战略决定组织、组织决定成败。如果组织不能持续创新,组织不能够真正生态化,那么我们的生态融合将面临很大的挑战。这是我们通往生态世界道路上的困难。所以,乐视各个生态间要加强化学反应,紧密协同。
还有人认为,乐视的风险在于什么产品都做,摊子太大。可以告诉大家,在产品方面,乐视其实是有边界的。乐视的边界原则是,满足与乐视生态强相关、能推动产业和社会的进步、能给用户创造全新的体验和价值这三点,我们才会去做。未来引领全球经济往前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应该是什么呢?乐视认为,是真正跨产业的价值链重构与整合。在一些传统的经济分析家眼里面,乐视模式是错误的。因为乐视做了很多事情,在别人眼里面我们没有专注。但其实我们是非常专注的,只不过我们不是专注在一个点上,而是专注在一个生态里面。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专注在各个强相关的产业关键要素上做深做透。我们甚至能够跨产业产生化学反应,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全新的用户价值,核心就是打破产业边界,打破组织边界,继而打破创新的边界。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今天,企业社会责任已家喻户晓,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命门”。我们注意到您多次强调,乐视首先将用户价值的实现放在第一位,永远提供“超预期”的服务。一旦用户价值得到汇集,就会是社会价值的实现,至于企业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没有被优先置于很高的位置。这样的表述应该说顺应了“责任竞争力”的时代趋势。但不少企业都在这一点上有过失误,或者说难以始终如一。对此您如何考虑?
贾跃亭:社会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也是企业家精神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衡量企业价值的核心指标,并不是其盈利能力或市场占有率,而是其对行业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人类的贡献。
在传统商业理念中,企业是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主体,第一优先的是股东和员工利益,第二才会选择性地承担一些社会和产业价值。当两者发生背离时,这些企业会毫不犹豫选择获取企业、员工和股东价值,做出伤害用户、社会和产业的事。也有一些企业,常常打着社会责任的旗号,为自己窃取私利。这都是企业价值观的问题。
在乐视生态模式的背后,作为支撑的是乐视生态创新的价值观:用户价值第一位,社会和产业价值第二,企业价值第三。我们认为,企业的价值、企业的利润和股东的价值是随前两个价值的实现,自然而然产生的过程,这是一个生态经济的全景图。
纵观乐视生态创新,无不是为了用户的体验和价值,为了引领行业发展和贡献社会。2014年底,乐视推出超级汽车“SEE”计划,希望引领产业变革的同时,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蓝天白云,呼吸到纯净的空气,从而保护地球生态,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推出硬件负利、硬件免费,也是为了让用户获得价值。
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在价值观上摆正位置,我们是为了用户、推动产业和社会发展,还是为了那一小撮企业私利。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可以说,乐视所引发的市场变革,体现了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领导力。领导力理论有个常识:领导力不仅是领导的事,更是组织里每一个人的事;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整个组织的事。在您看来,“企业家精神”如何能从企业家的个人精神,演变发展为一个企业的精神或文化,以保持其市场的领导地位和引领作用?
贾跃亭: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企业家,一手创办了生机勃勃的“企业王国”,但在第一代创业者离开之后,企业却走向平淡无奇,甚至衰败。也有很多企业尽管历史悠久,但一直推陈出新,引领行业发展。究其原因,后者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一套创新管理机制,变成了创新型企业或者说企业家企业。
在将企业家精神企业化的过程中,乐视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在组织结构、战略实施、培养机制、激励政策上有着一整套完善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乐视有着最为慷慨的激励措施。生态型的激励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企业一样全情投入。同时,乐视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生态化反,并形成密切的战略协同能力,从而使创造力源源不竭。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就出版了《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这源自于他的一个观察与判断。1973年“石油危机”后的美国,一方面经历着“大烟囱工业”的崩溃和“经济零增长”的煎熬,另一方面又因为中小企业的蓬勃兴起而实现了经济转型、就业逆势回升。德鲁克提出:创业型经济正在美国形成,并堪称“现代经济和社会史上所发生的最重要、最鼓舞人心的事件”。如果能目睹“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德鲁克或许也会感慨它同样在一个拐点上,即将发生不同寻常的伟大变革。从企业家精神的角度,您对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者、创新者有何忠告?
贾跃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也为广大创业者和创新者提供了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给许多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追梦的机会。
有创业梦想,就要找回做梦的勇气,并打破思想的桎梏,勇敢地踏出第一步,让梦想自由流动。成功的道路必然会有荆棘,会有浅滩会有高山,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灾难,但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回过头来看那些苦难,不过是过眼云烟。
回顾乐视12年的成长史,它既是一部展示乐视不忘初心、自强不息、颠覆创新的艰苦创业史,更是一部用双手创造出乐视奇迹的励志剧本。乐视的发展经历,让我们更加相信,投身“双创”,只有遭遇曲折坎坷,经历千锤百炼,才能劈波斩浪到达成功的彼岸。此外,创业创新要敢于走和别人不一样的路,敢于打破原来常规思维。只有被99%的人嘲笑过的梦想,才有资格谈那1%的成功。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市场监管是政府五大职能之一,涉及到全国8000万市场主体和13亿消费者。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实现市场监管现代化是“十三五”时期市场监管工作的重点。作为市场监管的利益相关方,您和乐视对此有何寄语?
贾跃亭: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政府部门办公效率大大提高、企业诞生速度大大加快,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释放了改革红利,在社会上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这是企业最乐意看到的,也必将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先锋官”,是深化改革的“先行官”,是市场秩序的“守护神”,是市场监管的主力军,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简政放权的同时,不断创新监管理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广大的市场主体营造了便捷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一家市场主体,乐视乐意看到,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以及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在未来继续大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在维护企业正当、合法权利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而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中国企业,乐视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将一如既往地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努力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
(原标题:工商总局权威刊物对话乐视贾跃亭:为社会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