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辅助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主体责任分担规则研究

   日期:2025-10-08    作者:z152a 移动:http://www.tongchengxian.cn/mobile/quote/115.html

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意味着自动驾驶汽车成为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领航者,包括脑机结合、情感计算、避险算法在内的前沿科技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


何谓自动驾驶?2017年12月北京市发布的《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这样定义:自动驾驶是指在无需驾驶员执行物理性驾驶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对车辆行驶任务进行指导与决策,并代替驾驶员操控行为使车辆完成安全行驶的技术。


2024年6月28日,四川绵阳19辆无人驾驶公交在科技城新区开启示范运营测试。自动驾驶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汽车的安全性、高效能性和机动性,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据资料显示,在突发情况下普通驾驶员从看到异常状况到做出行动需要0.6秒,而无人驾驶汽车仅需要0.1秒;普通驾驶员的视距一般在50米左右,而无人驾驶的探测距离能够达到200米,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市场前景。


从政府治理的角度看,自动驾驶汽车凭借其自身的优势,能缓和交通拥堵,降低环境负荷,帮助政府节省在交通管制上的资金投入,并且可以为新兴产业创造机会。


从汽车自身产业角度看,自动驾驶汽车能有效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的发生,自动驾驶技术在减少汽车使用和能源消耗方面也有巨大的作用,对新产业的支持能鼓励车企持续研发更高效能的新产品。


从驾乘人员角度看,可以解放双手双脚,提高驾乘乐趣。同时,也能够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出行,使他们保持积极的生活状态。正如自动驾驶汽车生产者所宣称,无需实施驾驶或控制操作就能将某人运送到他想去的地方。


因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也很容易成为噱头,引发大家广泛关注,不但将自动驾驶技术推向了风口浪尖,也让此类损害赔偿责任问题引发全球关注。谷歌、等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都发生过多起严重的交通事故,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承担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


如2016年1月,河北邯郸一名特斯拉车主在自动驾驶状态下追尾前方道路车辆不幸身亡,从媒体报道可知,特斯拉公司直到最后才认可案发时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对于自动驾驶状态下系统未能识别前方停靠车辆是否属于质量缺陷、自动驾驶系统与驾驶员出现责任耦合,责任分担形式至今仍无定论。因此次事故,2016年8月16日,特斯拉中文官网将“自动驾驶”一词变为“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还特别增加了新功能,当检测不到司机双手施加在方向盘上的阻力时,便会向驾驶者发出警示。


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法律体系并未与技术产业的迭代升级相匹配,存在一定的法律规制漏洞。


面对新问题,消极回避只会制约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各地应当积极应对,地方立法先行进行探索,勇于试错,为全国性立法积累实践经验,稳定社会运行价值基础。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