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浪潮席卷而来之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数字养老的核心不仅是硬件,更需要普惠发展和专业服务。信息通信业持续开展营业厅智慧助老体验中心等暖心服务,组织“银龄数字课堂”“反诈主题讲座”等活动,助力适老化产品服务为老年人所感、所知、所用。
线上适老化服务全方位同步进行,助力银龄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中国移动开通10086尊长热线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客户可以一键拨入人工客服,2020年底至今累计服务老年客户数8919万、提供人工服务4.65亿次。同时中国移动还开通5G视频客服,2023年以来视频客服人工服务量累计超3454万。
线下实体厅店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让通信服务温暖人心。中国联通为老年人、残障人士提供优先服务,在营业厅设置爱心座席、爱心通道,配置爱心设施。目前,已在31省(区、市)营业厅设立智慧助老体验中心7959家,开展智慧公益大讲堂、银龄文娱汇等助老活动2.5万场,覆盖近33万人次。
AI场景应用提供贴心守护,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完善。中国电信推出了翼家健康+健康检测终端软硬一体康养解决方案,可提供健康体检、AI问诊、AI健康周报等服务,目前在用会员已超过167万。同时,打造“守护一键通”,订单已超8000台,累计接通呼叫超5000次。
互联网企业也积极推出适老化功能,方便老年人使用数字化服务。微信、今日头条、美团等一大批老年人常用的APP已完成适老化改造,上线长辈版、关怀模式等符合老年人使用需求的专用版本,推出界面优化、语音交互、文字朗读、智能引导等创新功能,帮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互联网服务体验。
数字适老已从概念期的“星星之火”发展为产业期的“燎原之势”。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技术永远只是工具,人才是服务的核心。数字适老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人文课题。当无人机穿越群山送来热饭,当AI机器人握住颤抖的双手,科技的温度正在消解老龄化的冰冷数字。未来的智慧养老,应该是一张“不落一人”的安全网——让每一位老人在数字时代,不被速度抛弃,不被孤独围困,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条路虽漫长,但每一步前行,都在书写“夕阳无限好”的新篇章。